可見光光觸媒為無機產(chǎn)品,主要成分為納米級二氧化鈦及復(fù)合納米銀系抗菌材料
目前國產(chǎn)的納米級的二氧化鈦粒徑多在100納米左右,催化效率不高,一般在5-10納米粒徑的二氧化鈦催化效率較高。低于5納米的目前只有市場上只有少數(shù)幾家公司掌握這項技術(shù)(1微米(um)=1000納米(nm))
有的產(chǎn)品,添加銀或銅的方式,實現(xiàn)可見光催化作用。但是,銀或銅容易被氧化,氧化后就會失去原有性能。
有的廠家只是購買100納米左右的二氧化鈦粉末,再加上水、酒精等簡單方法,幾乎無催化效果。
光觸媒在光的照射下,會產(chǎn)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(yīng),把光的能量首先轉(zhuǎn)化成電子和空穴,然后與空氣中的氧氣(O2)和水分子(H2O)反應(yīng),產(chǎn)生具超高氧化能力的氫氧自由基(OH)和氧負離子(O2-),具有很強的光氧化還原功能,甲醛、苯、氨、TVOC、有機粉塵、臭氣等有害氣體還有真菌、病毒、細菌等與氫氧自由基反應(yīng),被分解成無害的水(H2O)和二氧化碳(CO2)。整個過程中光觸媒不參加反應(yīng),只起催化作用。所以只要光觸媒不被去除,其催化作用就是永久的。具有極強的殺菌、除臭、防霉、防污自潔、凈化空氣功能。
催化效率與光源有關(guān)。一般來說,用紫外燈光或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時催化效率最高,普通的燈光及其它散射光催化效率大打折扣。對光源的要求已從波長400nm(紫外線部分)以下延伸到530nm(太陽光紫外線直射),可見光光觸媒只要波長達到360nm就可以發(fā)生催化反應(yīng),相對與紫外線光觸媒,對光線的強度和要求更低.。
由于光觸媒只是提供了反應(yīng)的場所,它本身并不參與化學(xué)反應(yīng),所以它的作用效果是持久的,在理論上是永久存在不會消失的。
光觸媒的催化分解速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大于室內(nèi)有害氣體的揮發(fā)速度,這時室內(nèi)空氣就可以完全達到國家標(biāo)準了,一般在7-15天左右。
一般只要不重新裝修或是新進家具,室內(nèi)有害氣體可長期控制在國家標(biāo)準以內(nèi),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效果會越來越好,最長可達10年以上